机械式粉碎机是利用机械力(如撞击、剪切、研磨等)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矿业、化工、食品、医药等行业。使用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粉碎效果。以下是其使用注意事项: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
设备检查
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,如螺栓、轴承盖、粉碎腔门等,防止运行中松动脱落。
确认传动系统(如皮带、齿轮)是否正常,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,齿轮啮合是否平稳,避免打滑或卡涩。
检查润滑系统,按说明书要求添加润滑油/脂,确保轴承等运动部件润滑良好,防止干摩擦过热。
清理粉碎腔,确保内部无残留物料、异物(如金属块、石块),避免启动时损坏刀片、锤头等部件。
物料预处理
物料粒径需符合设备要求,过大物料应先破碎,防止堵塞进料口或损坏设备。
去除物料中的杂质(如金属、木屑等),可通过筛分、磁选等方式,避免杂质进入粉碎腔造成机械损伤。
对于潮湿物料,需提前干燥(根据设备特性,一般含水率需低于一定值,如5%-10%),防止物料黏结在粉碎腔内壁,影响粉碎效率和出料均匀性。
安全防护
确保设备的安全防护罩、防护栏等装置完好,防止运转部件外露造成人身伤害。
操作人员需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,如防尘口罩、护目镜、手套(根据物料特性选择,避免卷入设备)。
检查电气系统,接地是否可靠,电线有无破损,避免漏电或短路。
二、运行中的操作规范
启动与运行
严格按照“空载启动→待转速稳定→再进料”的顺序操作,避免带负荷启动导致电机过载烧毁。
进料需均匀连续,避免突然大量进料造成粉碎腔堵塞、电机电流骤升。可通过调节进料阀或使用喂料器控制进料量。
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包括声音(是否有异常噪音,如金属撞击声、尖叫)、振动(是否剧烈晃动)、温度(轴承部位温度一般不超过60-70℃,如过热需停机检查)、电流(是否稳定在额定范围内)。
异常处理
若出现堵塞,应立即停机,切断电源后清理粉碎腔,不可在设备运行时用手或工具伸入腔体内处理。
发现异常噪音、剧烈振动或冒烟时,必须紧急停机,排查原因(如部件松动、物料卡涩、轴承损坏等),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。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打开粉碎腔门或防护罩,避免发生安全事故。
物料监控
观察出料粒度是否符合要求,若粒度不均匀或过粗,可能是刀片/锤头磨损、筛网堵塞或进料量过大,需停机检查调整。
对于易燃易爆物料(如某些化工原料),需使用防爆型粉碎机,并避免粉碎过程中产生火花(如控制转速、避免金属摩擦),同时保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。
三、停机后的维护
停机步骤
先停止进料,待粉碎腔内物料完全排出后,再关闭电机,避免残留物料在腔体内结块或下次启动时带负荷。
切断设备总电源,确保安全后再进行后续操作。
清洁与保养
清理粉碎腔、进料口、出料口的残留物料,防止物料受潮结块或腐蚀设备(尤其对腐蚀性物料)。
检查易损部件(如刀片、锤头、衬板、筛网)的磨损情况,若磨损严重需及时更换,确保粉碎效率。
对传动部件(如皮带轮、齿轮)和轴承进行定期润滑,按说明书周期补充或更换润滑油/脂。
记录与存放
记录设备运行时间、物料种类、粉碎效果、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,便于后续维护和故障排查。
长期停用设备时,需彻底清洁后存放于干燥通风处,易生锈部件可涂抹防锈油,防止受潮锈蚀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设备选型匹配:根据物料特性(硬度、脆性、黏性、腐蚀性等)选择合适类型的粉碎机(如锤式、颚式、球磨机、气流粉碎机等),避免设备与物料不匹配导致效率低下或损坏。
负载限制:严禁超额定负载运行,如长时间超电流工作,会加速电机和部件老化。
定期检修:按设备说明书制定检修计划,定期检查关键部件(如轴承、电机、传动系统)的磨损和老化情况,及时更换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