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式粉碎机是工业生产中用于物料破碎、研磨的重要设备,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物料特性、操作不当、设备老化等原因出现各类问题。以下是常见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:
一、粉碎粒度不达标(过粗或过细)
常见原因:
筛网孔径选择不当(过粗导致粒度大,过细导致堵网)。
锤片/刀片磨损严重,破碎能力下降。
物料进料速度过快,设备负荷过大,无法充分粉碎。
物料含水率过高,易黏结结块,影响粉碎效果。
解决办法:
根据目标粒度更换匹配的筛网,确保筛网安装牢固、无破损。
定期检查锤片、刀片或研磨介质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部件。
调整进料速度,通过变频器或进料阀控制,避免超负荷运行。
对高含水率物料进行预处理(如烘干),降低含水率至设备适用范围(通常建议<10%)。
二、设备振动异常(噪音大、机身晃动)
常见原因:
转子(锤片/刀片安装部件)不平衡,如锤片重量不均、安装错位。
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足,导致运转不顺畅。
地脚螺栓松动,设备固定不稳。
物料中混入金属等硬物,撞击内部部件。
解决办法:
停机检查转子部件,重新平衡锤片/刀片(确保重量对称),纠正安装位置。
拆卸轴承,检查磨损情况,更换损坏轴承;定期添加专用润滑剂(如锂基润滑脂)。
紧固地脚螺栓,必要时在设备底部增加防震垫。
加强进料前的物料筛选,安装磁选装置去除金属杂质。
三、产量下降
常见原因:
电机功率不足或电压不稳定,导致转速下降。
进料口堵塞,物料无法顺利进入粉碎腔。
粉碎腔内部积料过多,影响物料流通。
筛网堵塞,粉碎后的物料排出受阻。
解决办法:
检查电机参数,确保电压稳定;若长期超负荷,需更换适配功率的电机。
清理进料口堵塞物,调整进料装置(如增加螺旋推进器),确保进料通畅。
定期停机清理粉碎腔,避免物料残留黏结(尤其针对黏性物料)。
清理筛网堵塞物(可用压缩空气反吹或毛刷清理),若筛网磨损严重则更换新网。
四、电机过热
常见原因:
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,电机负载过大。
电机散热不良(如风扇损坏、散热孔堵塞)。
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,导致电机电流异常。
电机轴承损坏,摩擦阻力增大。
解决办法:
降低进料量,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行,必要时停机休息。
检查电机风扇,清理散热孔灰尘;确保设备工作环境通风良好。
安装稳压器,保证电压在额定范围内(通常380V±5%)。
更换损坏的电机轴承,定期润滑保养。
五、物料黏结或堵塞粉碎腔
常见原因:
物料含水率高或含油脂,易黏附在腔壁和部件上。
粉碎过程中产生高温(如高速撞击摩擦),导致物料熔化黏结。
设备停机后未及时清理,残留物料受潮结块。
解决办法:
预处理物料(烘干、脱油),或选择带冷却装置的粉碎机(如水冷式粉碎腔)。
降低粉碎转速(针对热敏性物料),或增加粉碎腔冷却系统(如通冷却水夹套)。
每次停机后立即清理粉碎腔,可用专用溶剂(如酒精)擦拭黏结部位。
六、部件过快磨损
常见原因:
物料硬度高(如矿石、玻璃),对锤片、刀片磨损严重。
粉碎介质(如钢球、锤片)材质不合适(硬度不足)。
设备转速过高,加剧部件与物料的撞击摩擦。
解决办法:
针对高硬度物料,选用高耐磨材质部件(如高锰钢、碳化钨涂层)。
更换适配的粉碎介质(如增加钢球硬度或尺寸)。
根据物料特性调整转速,在满足粉碎粒度的前提下降低磨损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