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流粉碎机作为精密粉碎设备,其存放方式直接影响设备性能、使用寿命及后续使用的稳定性。厂家在存放时通常会遵循严格的规范,从环境控制、设备保护到管理维护等多方面入手,具体如下:
一、存放环境要求
空间与场地
选择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室内仓库,避免露天存放(防止雨水、阳光直射、灰尘堆积)。
仓库地面需平整、硬化,最好铺设防滑垫或托盘,防止设备底部受潮、磨损,同时便于搬运(如使用叉车移动)。
预留足够的通道和空间,避免设备堆叠挤压,确保单个设备周围有至少0.5-1米的操作距离,方便检查和维护。
温湿度控制
温度保持在5-35℃之间,避免极端高温(可能导致密封件老化)或低温(可能影响金属部件精度)。
相对湿度控制在30%-70%,潮湿环境易导致设备金属部件生锈(尤其是粉碎腔、喷嘴等精密部件),可配备除湿机或防潮剂(如硅胶干燥剂)。
防尘与洁净
仓库需保持洁净,定期清扫,避免粉尘、杂物附着在设备表面或进入内部(尤其是进料口、出料口、过滤器等部位)。
长期存放的设备需覆盖防尘罩(专用防水防尘布料),防止灰尘侵入缝隙。
二、设备本身的预处理与保护
内部清理
存放前需彻底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的物料(尤其是粉碎腔、管道、分级轮等),避免物料残留受潮结块、腐蚀设备,或下次使用时污染新物料。
对于接触物料的金属部件(如不锈钢粉碎腔),可涂抹防锈油(食品级设备需使用食品级防锈剂),防止氧化生锈。
关键部件防护
喷嘴、轴承、密封件等精密易损部件,需单独拆卸存放(若长期存放),用专用包装盒或防锈纸包裹,避免碰撞、磨损或受潮。
电气控制系统(如控制柜、传感器、电磁阀)需断电后覆盖防水防尘罩,避免潮湿或灰尘导致短路、故障。
结构固定
对于可移动的气流粉碎机(带滚轮),需锁定滚轮刹车,防止设备意外滑动碰撞;大型设备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(若长期存放)。
管道、阀门等连接部位需关闭或封堵(如用盲板密封),防止异物进入。
三、存放期间的管理与维护
定期检查
短期存放(1-3个月):每月检查一次设备表面是否有锈蚀、防尘罩是否完好、内部是否受潮,清理表面灰尘。
长期存放(3个月以上):每2-3个月全面检查,重点检查防锈涂层是否完好、密封件是否老化、电气部件是否受潮,必要时重新涂抹防锈油、更换干燥剂。
记录与标识
对存放的设备进行编号、登记,记录存放日期、预处理情况、检查记录等,便于追溯和管理。
在设备明显位置张贴标识,注明“存放中”“禁止随意启动”“下次检查日期”等信息,避免误操作。
避免负载存放
存放时需确保设备处于无负载状态,进料斗、料仓等部位不得堆放其他物品,防止结构变形。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若仓库空间有限,需堆叠存放时(仅限小型设备),需在设备之间垫缓冲垫(如橡胶垫),且堆叠高度不超过设备承重上限,底部设备需能承受上部重量。
运输后的临时存放:设备从生产车间运至仓库或发货前,需检查运输过程中是否有部件松动、损坏,及时修复后再按上述规范存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