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流粉碎机是一种精密的粉碎设备,其存储过程需要严格把控环境、操作等因素,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、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。以下是厂家在存储气流粉碎机时的常见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:
一、存储环境不当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
常见问题:
潮湿环境引发锈蚀
气流粉碎机的金属部件(如粉碎腔、管道、阀门等)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氧化锈蚀,影响设备密封性和使用寿命,尤其对于未做防锈处理的精密零件(如喷嘴、轴承),锈蚀可能直接导致功能失效。
高温或低温影响部件性能
长期处于高温环境(如夏季无空调的仓库),可能导致橡胶密封件(如O型圈、密封圈)老化、变硬,失去密封作用;低温环境则可能使润滑油凝固,影响后续启动时的润滑效果。
粉尘、杂物堆积
若存储环境粉尘较多,或未对设备进行遮盖,粉尘、杂质可能进入粉碎腔、进料口、过滤器等部位,再次使用时可能污染物料,甚至堵塞管道或喷嘴。
解决办法:
控制存储环境温湿度:
选择干燥、通风的仓库,湿度保持在40%-60%,温度控制在5℃-35℃;可在仓库内放置除湿机、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并定期检查温湿度计。
隔离高温/低温源:
避免设备靠近暖气、空调出风口或窗户(防止阳光直射导致局部高温);冬季寒冷地区,可对设备覆盖保温罩,防止密封件因低温硬化。
做好防尘保护:
存储前清理设备表面及内部残留物料,关闭所有进料口、出料口,并用防尘罩(如塑料罩、帆布罩)整体覆盖;对于易进尘的部件(如过滤器、阀门接口),可单独用密封袋包裹。
二、部件长期静置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
常见问题:
轴承、电机等转动部件卡滞
长期不运行时,轴承内的润滑油可能凝固或流失,导致金属部件直接接触,再次启动时出现卡滞、异响,甚至烧毁电机。
气动元件(如气缸、电磁阀)失灵
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或杂质可能残留在气动元件内部,长期静置会导致阀芯堵塞、密封圈老化,影响气流控制精度。
电气系统受潮或线路老化
控制面板、电线接头等若未做好防潮处理,可能因潮湿导致短路;长期静置还可能使电线绝缘层老化,增加漏电风险。
解决办法:
定期维护转动部件:
每1-2个月手动转动电机轴、轴承座,检查是否有卡滞;对轴承加注适量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确保转动灵活。
保养气动元件:
存储前排空气动系统中的压缩空气,拆开气缸、电磁阀的排气口,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吹扫内部残留杂质;对气动管路加注少量气动专用润滑油,防止密封圈硬化。
保护电气系统:
断开设备总电源,将控制面板、电线接头用防水罩或密封盒保护;每3个月检查一次电气线路,用干布擦拭接头,确保无锈蚀或受潮痕迹。
三、包装与堆放不当导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
常见问题:
设备变形或部件损坏
若未固定好设备(如大型气流粉碎机),在搬运或存储过程中可能因晃动、碰撞导致机架变形;小型部件(如喷嘴、传感器)若随意堆放,可能因挤压、掉落损坏。
包装破损导致二次污染
若包装材料(如木箱、泡沫)强度不足,或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,可能使设备暴露在粉尘、雨水环境中,造成部件污染或锈蚀。
解决办法:
规范包装与固定:
大型设备需用螺栓固定在木质托盘上,并用打包带加固,防止晃动;小型部件单独用泡沫箱或防静电袋包装,内部填充缓冲材料(如珍珠棉、气泡膜),避免碰撞。
合理堆放:
设备应水平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,避免倾斜(防止机架受力不均变形);堆放高度不宜过高,下方需垫防潮板(隔绝地面潮气),且不同型号设备之间预留间隙,便于通风和检查。
标识与记录:
在包装外标注设备型号、存储日期、注意事项(如“请勿倒置”“防潮防晒”);建立存储台账,记录设备入库时间、维护次数,便于追踪管理。
四、长期存储后的启用前检查要点
为确保设备再次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启用前需进行全面检查:
拆除防尘罩,清理设备表面及内部残留的灰尘、杂质。
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松动(如管道法兰、螺栓),密封件是否完好(无老化、破损)。
测试转动部件(电机、轴承)是否灵活,气动系统是否漏气,电气系统是否正常通电。
试运行时先空载运行5-10分钟,观察是否有异响、振动或异常温度升高,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物料粉碎测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