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粉碎机是实验室进行样品粉碎处理的重要设备,其性能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。日常保养不当容易引发各类问题,以下是常见的保养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:
一、设备异响
常见原因:
零部件松动,如刀片、轴承、电机固定螺丝等。
刀片磨损或安装不当,与其他部件发生摩擦。
轴承缺油或损坏,导致运转时摩擦加剧。
解决办法:
定期检查各零部件的紧固情况,发现松动及时用合适的工具拧紧。
若刀片磨损,需更换新的刀片;安装刀片时,确保其位置正确、安装牢固,避免与其他部件摩擦。
定期为轴承添加适量的润滑油,若轴承损坏,应及时更换新的轴承。
二、粉碎效果变差
常见原因:
刀片磨损严重,无法有效切割粉碎样品。
筛网堵塞,粉碎后的样品无法及时排出,影响后续粉碎。
进料速度过快,导致设备负荷过大,无法充分粉碎样品。
解决办法:
定期检查刀片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的刀片。
定期清理筛网,可使用毛刷或压缩空气将筛网上的堵塞物清除;若筛网损坏,需更换新的筛网。
控制进料速度,根据设备的额定处理能力均匀进料,避免进料过快。
三、电机过热
常见原因:
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,电机持续工作导致过热。
电机散热不良,如散热孔被灰尘堵塞、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等。
设备负荷过大,如粉碎过硬的样品或进料过多,导致电机过载。
解决办法:
避免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,根据设备说明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,必要时停机休息,让电机冷却。
定期清理电机上的灰尘,保持散热孔畅通;确保设备工作环境通风良好,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。
粉碎样品时,选择适合设备粉碎能力的样品,避免粉碎过硬的物质;控制进料量,防止电机过载。
四、设备漏电
常见原因:
电线老化、破损,导致电线内部导体裸露。
电机绝缘性能下降,或接线端子松动、受潮。
解决办法:
定期检查电线外观,发现老化、破损的电线及时更换。
检查电机的绝缘性能,若绝缘性能下降,需对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;紧固接线端子,保持其干燥清洁,避免受潮。
五、进料口堵塞
常见原因:
进料的样品湿度较大,容易黏结在进料口。
样品颗粒过大,无法顺利进入粉碎腔。
解决办法:
对于湿度较大的样品,可先进行干燥处理后再进料;在进料过程中,若发现有黏结现象,及时清理进料口。
对于颗粒过大的样品,先进行预处理,将其破碎成较小的颗粒后再进料。